书籍信息
收入著名学者浦江清的学术名篇,悼念朋友的文章、笔记摘抄,研究计划,日记、书信较全面地反映了大学者的各方面生活和学术研究三分之一以上为首次发表的文字。
作者普在西北执数多年,我的眼前经常浮现着各民族青年学子意气风发的面影。在追寻前辈学者的足迹时,青年读者最想感知是什么?我想,是前辈的治学之道和人生感悟。所以,这次编选生父遗稿,在介绍他部分学术成果的同时,更多地考虑了选文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使读者既能略知他的治学特点和方法,又对他一生的重要经历、人际交往等有所了解,感受他对师长、友人、家人的深挚情感。由此,可以很自然地结识一位二十世纪前半叶的知识分子而不感隔膜,因为他的精神世界与我们是相通的。
人生苦短,父亲更不幸而未能尽其天年,然而他投身学海,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又将自己的成果汇入学海。有限的生命,已化作无涯的永恒,故文集题名为“无涯” 。
作者普在西北执数多年,我的眼前经常浮现着各民族青年学子意气风发的面影。在追寻前辈学者的足迹时,青年读者最想感知是什么?我想,是前辈的治学之道和人生感悟。所以,这次编选生父遗稿,在介绍他部分学术成果的同时,更多地考虑了选文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使读者既能略知他的治学特点和方法,又对他一生的重要经历、人际交往等有所了解,感受他对师长、友人、家人的深挚情感。由此,可以很自然地结识一位二十世纪前半叶的知识分子而不感隔膜,因为他的精神世界与我们是相通的。
人生苦短,父亲更不幸而未能尽其天年,然而他投身学海,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又将自己的成果汇入学海。有限的生命,已化作无涯的永恒,故文集题名为“无涯” 。